时态空间徐勇:十年798 经历的不只是艺术

发布:2012-10-19 16:10:04 | 热度:3381

时态空间徐勇:十年798 经历的不只是艺术




17.徐勇.jpg


                                                                             时态空间徐勇

 

798艺术区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老旧厂房,到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地带,用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当中,798艺术区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它的建立不仅为当代艺术的创造、创作、交流、展示提供一个在国内来说是最好的平台,同时也给当时处于低潮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打了一针强心剂,使得当代艺术在北京这样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得到一种公开的认可,在这里举办的活动、创造,得到一种公开的关注,通过798这样一种形式,逐步促使政府对当代艺术的存在给予最终的认可。

如今的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名片,每到周末、节假日,这里便游人如织,他们穿梭于各个画廊之间,欣赏着中国最前卫的艺术,这在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十年前的艺术氛围远没有现在这么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好,艺术家都被称作盲流,住在圆明园附近了一个村庄里面,过着野生流浪的生活,那时候更像是一种“游牧的状态”,后来艺术家们找到了宋庄,由于处于北京郊区的农村,这个地方租金便宜,约束也小,就成了艺术家的天堂,但处在一种“农耕社会的状态”,没有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直至798艺术区的出现,艺术家们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形态”,中国的当代艺术也进入到了它应有的语境当中。

都市核心、区域优势成就了今天的798

作为798艺术区从建立、发展到现在的见证人,艺术家、时态空间负责人徐勇经历了这一切,他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前卫艺术的艺术家之一,他最早用摄影记录了北京的胡同文化,从而掀起了一场“胡同”热潮,那时的他也经常参加一些展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带领下,他来到了798,在看展览的同时他还看到周围有很多闲置、废弃的厂房,一直想拥有自己工作室的他,发现了一块宝地,于是就租下了大片的厂房,这也就是北京时态空间、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的前身,“那时的798非常的荒凉,几乎是一个废弃、闲置或者是马上就要进行改造的一个工厂这种状况,除了北京东京艺术工程之外,还有一个罗伯特的小的办公点,那个时候他做了一个网站。”

798由一个废旧工厂变成中国当代艺术的制高地,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单一的元素就能促成的,首先是当时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经过改革开放若干年以后,像这种闲置的厂房,老旧工业逐步被淘汰,它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说老的密集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者污染严重,产品技术落后,就迫使这样的工厂跟不上今天的北京或者是周围的变化,所以就慢慢退出北京都市的核心圈,搬到了更边缘的地方,由于经济发展的规律,使得这样一种传统的工业厂房或者工业生态模式被淘汰,这个厂房的硬件被控制出来了。”

其次与艺术自身的发展有关,当时的艺术家,从圆明园艺术村到宋庄在到2002年798艺术区的建立,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在这是十几年中,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并且在这期间市场已经出现,所以艺术家无论在个人财富上还是创作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这就为这些艺术家进驻798打好了基础,还有就是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变化,由于2002年奥运会已经申办下来,所以北京的文化氛围就变得相对轻松,这就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发展的生存空间。

都市核心,区域优势,硬件空间加上较好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一切都在促使798成为重要的艺术聚集地。从2002年798艺术区的建立到2006年,是一个上升期,“这一段因为并没有被定型为文化创意园区,政府没有命名,也没有正式介入这里的艺术园区的管理,还是一种野生的、自发的状态,那个时候我觉得展览非常丰富,艺术家在这里的创作也很活跃,在工作室也很活跃。06年以后,可能艺术市场除了798被定为创意文化园区之外,艺术市场在那两三年发展的特别快”,由于发展特别快,使得艺术区一下子就有了一种比较浓的商业气氛,这对园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就拿2006年到2008年这两年来说,由于租金的上升,大批的艺术家开始出走,到周边租金比较低、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方租工作室。

商业、旅游 ,下一个十年798会走向哪里?

对于798艺术区的商业化 ,徐勇表示:“这是一个大趋势,类似于798这样的地方,放在哪里,商业化都很难避免,但是798还有它比较独特的地方,现行的体制和环境又制约着商业规模的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798艺术区。”但现在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景区化,“这个对艺术环境或者艺术家创作的环境是比较糟糕的趋势和现象”,到了周末或者是节假日大量的游客、旅游团来到这里,其实跟艺术无关,只不过为了一种新鲜或者是一种旅游的目的到这儿来的,跟艺术市场或者艺术家的环境需求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这个又很难控制,由于这几年当代艺术越来越商业,同时与时尚相结合,就会创造一种潮流或者是一种流行的概念,这样就会吸引大批的人前来猎奇,这也是个阻挡不了的大趋势,而且是艺术家所不希望看到的。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798艺术区的画廊和艺术家生存越来越困难,艺术氛围越来越淡,“其实从2008年之后,798的发展就在走下坡路,陆续有画廊撤出或者暂时停业,展览的质量也越来越差,现在很难再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展览,有一种衰退的迹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几个:“首先是市场环境的变化,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环境开始恶化,其次是西方从整体上‘看衰中国概念’,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比如萨奇、尤伦斯、希克或抛售、或捐赠出手中的藏品,这都是在为自己找出路;其次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本身的形态有关,由于商业的过度介入和泡沫化,当代艺术自身没有从根本上创造自己的语言形式,‘投机过度’ ”。

所以现在的798艺术区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从七星集团来说,他们只是简单的利用了798原来的厂房资源,对外进行出租,但是这个出租实际上已经走到头了,因为本身资源是有限的,价格也不可能在以后继续地提升,未来朝哪个方向走,是维持现状还是寻找其他的出路,这不仅是七星集团面临的问题,也是园区内画廊、艺术家面临的问题。

已有资源与品牌是798未来发展的资本

实际上798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自身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资源,但这个资源798本身不能利用,能够进行开发的是七星集团或者是朝阳区政府,就拿宋庄来说,“宋庄政府的力量很大,乡政府也好,通县政府也好,对宋庄都有规划和发展,政府力量在后面推动力比较大”,但是798似乎就没人来推动它,从02年到今天都是艺术家、艺术机构在那儿努力,当然06年以后政府对798园区的投入也比较大,特别是在硬件环境方面投入比较大,但在后续发展上面政府也好,七星集团也好并没有自己的规划。

798艺术区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很重要的概念,它的影响已经扩大到整个亚太甚至全球,但从实际发展来看,范围还仍然是原来这样一个园区,其实,除了798艺术区现有的范围之外,周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厂区可以用来改造,其实,可以利用798这个概念规划出更大的艺术园区,通过这个概念发展自己更大的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一个更大的平台。

就艺术的发展来说,“可以成立一个支持当代艺术的基金,通过基金的方式跟艺术家、艺术机构形成一种交流,”像这种条件作为管理方的七星集团不是没有条件,只是他不愿意去做,“只是简单地通过房租的方式来挣钱,这种方式由于资源所限,它已经走到头了,应该继续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规划,798才有可能有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否则现在这种模式只能走下坡路,连现状都维持不住。最后日益商业化的结果就是当代艺术只能退出,彻底的退出798艺术园区。”

十年798,从建立到繁荣,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也见证了当代艺术的辉煌,但如今的它,有点暮气沉沉,艺术家少了,画廊少了,商业却越来越好,展览越来越差,游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撑着,只因为“798”这个招牌,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它呢,物业想着赚钱,政府想着文化形象,而留守的艺术家和画廊想的最多的是如何降低房租,不知道是否还有下一个十年,下个十年的798会是怎样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