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尼画家村:一个山村的文化追求

发布:2012-06-26 15:32:34 | 热度:2545


 达尼画家村:一个山村的文化追求




“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制品七大品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青岛市十大文化产业品牌”……这些名头,本来与一个小山村毫不相干。但9年前,因为几个人的一次选择,让这个远山环抱的小村庄走上了一条色彩斑斓的道路,拥有了“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的美誉。
  迎着4月的春风,记者走进了位于青岛胶南市张家楼镇的达尼画家村,探寻一个小山村的别样选择与文化追求。
  进入画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别墅,显示着这个村庄的富裕与别致。在这些建筑里面,一座色彩简洁的三层楼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去年9月正式启用的绿泽油画国际展览交易中心,又称绿泽美术馆。
  步入交易中心,就仿佛进入了油画的世界,色彩的世界。长白山的原始森林、静谧的橡树林、白雪覆盖的村庄、荡秋千的孩童、欢快游动的鱼群……里面所有的作品,均出自画家村的龙头企业——青岛绿泽画院的画师之手。据介绍,交易中心的启用,标志着达尼画家村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的地位。“现在来看,我们选择文化的路子是走对了。”在交易中心的一楼会客室内,达尼画家村党支部书记张财金感慨地说。9年前,正是他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不解的选择,从而将村庄的发展引上了另一条路。
  对绿泽画院的创始人解中才和董文杰夫妇来讲,这也是一次关键的选择。1997年,两人在青岛开画店。后来,画店联系并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逐渐形成了一支画家队伍。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运作成本、创作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支队伍很难在城市里生存下去。两人决定到农村寻找发展空间。6年内,他们考察了许多地方,搬了数十次家,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大泥沟头的村庄。当时的大泥沟头村与周围的村庄没有什么区别,100余户农民延续着先辈的生活方式:播种、收割,将多余的粮食和蔬菜卖掉,生活平静而单调。但该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正是这种美,让这些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画家们决定在此安家,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他们不知道,张财金当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一边是每年可为村里带来60万-80万元收入的煤气项目,一边是一群籍籍无名的落魄画家。当时的条件,只能选择一方。他最终选择了画家,选择让文化气息润泽这个闭塞的小村庄。
  这群装扮奇特、行为怪异的人,打破了小山村的平静。他们既不种,又不收,每天只知道在画布上涂涂抹抹。村民们远远地看着他们,老人们摇头叹息。“当年,村民们把我们当成怪物。”绿泽画院经理董文博笑着说。可是张财金却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以各种方式支持画院的发展。
  村民们渐渐习惯了这些奇怪的邻居,开始学着发现生活之美,并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有的村民,还走进了画家的画室,成为图画的一部分。村民们还好奇地发现,越来越多的美术爱好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再也不想离开。村子里多了些天南海北的声音,这些声音,渐渐成为村庄的一部分。村庄还有了一个新名字——达尼画家村,取自大泥沟头村的谐音。  

    在三个寒暑交替之后,2006年2月,达尼画家村被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命名为“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这只是个开始,随后村庄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荣誉。
  村民们骤然发现,他们的邻居已经从一棵默默生长的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已经开始分享这些绿荫。村民们在画院周边开了数十家小型超市、快餐店、浴池等服务场所,并将空余的房子租给外来者。这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开始萌发服务业的苗子。村庄面貌也悄然改变: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漂亮别墅和画家公寓楼;水泥路、广场、公园、画廊、度假村、疗养院……这些村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渐渐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村民们不知道,绿泽画院的创业者们经历了怎样的拼搏,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那些到处流浪的岁月和默默扎根的艰辛,都融入了他们的画笔。起初,画院只有少量来自韩国的临摹画订单。院长解中才追求画面的精细,确保交出去的每一幅临摹作品都惟妙惟肖。因此,画作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订单也越来越多,“绿泽油画”开始有了名气,并渐渐形成品牌。
  十一届青岛市政协委员、绿泽画院董事长董文杰认为,当前画院已经完成了从贴牌到品牌运作,从低端临摹到高端创作的转型。画院的目标是发展到3000名画师的规模,使达尼成为中国最大的画家村。把画院打造成一家以油画创作交易为核心业务的上市企业,是他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9年前,张财金把绿泽画院迎进村庄的时候,绝对没想到自己不仅迎来了一只金凤凰,而且还栽下了一棵梧桐树。随着绿泽画院的发展壮大,达尼画家村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许多艺术创作者慕名而来,文化旅游公司、个体画室也纷纷落户。目前,画家村聚集了9家文化旅游公司和10家个体画室,从事美术业的人员达到1000余人,年产值达5500万元,初步成长为以油画、年画、国画为主体,集生产、创作、交易、旅游、培训为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发展繁荣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尼画家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进一步放大画家村的文化能量和产业辐射力,2011年5月,张家楼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达尼文化产业园的构想,将周边7个村庄纳入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5.77平方公里。该设想得到胶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张财金自豪地说:“在这7个村中,我们村是最小的一个。”因为一次明智的选择和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个最小的村庄却最终成为一个产业园的“心脏”,完成了从“以画兴村”到“以画兴市”的跨越。据了解,目前,达尼画家村被青岛市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文化产业聚集区之一。
  去年9月15日,在绿泽油画国际展览交易中心启用的同一天,达尼文化产业社区也正式揭牌。1000余名村民正式告别了“大泥沟头村”这个村名,村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何以在短短几年完成了凤凰涅槃般的发展历程?张财金说,靠的是一种“达尼精神”,也就是放弃功利,放长眼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在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里,达尼画家村将继续描绘自己的光荣与梦想。